根据学校的总体工作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和外国语与旅游学院于2025年2月15日-16日在教学楼A401进行期初全员培训,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人文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这是三个学院合署办公后的首次培训,参会人数100余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教学技能、礼仪文化、人文素养、视频剪辑、人工智能、茶艺鉴赏等多个方面,为广大教师奉上一场饕餮盛宴。
培训首日,马院、人文、外旅副院长项义芳进行动员讲话,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副院长丛义霞以“诗词中的礼仪”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知识。外国语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黄君向广大教师传授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备赛技巧和获奖经验,鼓励更多教师参加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培训次日,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陈雪红就三个学院的具体评教数据进性分析,鼓励全体教师做一名“四有”好老师,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外国语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朱赛洁从AI对各个行业的影响、AI赋能教学、激发Deep Seek最大效用的提示词使用技巧等方面,为大家展示了现代科技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人文社科学院教师陈静以将妈祖文化、闽南建筑等传统文化融入旅游、酒店专业具体课程,赋能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经济管理学院/三创学院院长助理黄澄介绍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巧,耳目一新。外国语与旅游学院教师张荀的茶艺鉴赏融合了“人”、“茶”、“艺”、“境”四要素,带领大家领略了茶艺的魅力。
此外,在结构化讨论环节,三个学院11个教研室/讨论组围绕实践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针对各科目存在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教学不足、课程更新迅速、学生基础差异大等问题,提出情景教学、积极组织集体备课、以赛促学、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最后,林峰院长进行总结,强调了广大教师要有合作意识、危机意识、底线思维和朋辈意识,对三个学院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号召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院发展,携手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次培训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进一步增强了三个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教育之路充满挑战,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和外国语与旅游学院三院携手共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马院、人文、外旅副院长 项义芳
马院、人文、外旅副院长 丛义霞
外国语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黄君
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 陈雪红
经济管理学院/三创学院院长助理 黄 澄
人文社科学院教师 陈 静
外国语与旅游学院教师 张 荀
结构化讨论